Tuesday, December 31, 2019

2020,我想去那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地方

午夜12點正,才剛記錄好2019的心得,窗外就傳來了『啪啦啪啦』響。望著那些此起彼落忽明忽暗的絲絲煙火,內心居然無比平靜。

梁緣緣一如往常地趴在門口處盯著站在窗前的我看,她想必不知道什麼是元旦,也不知道人類為什麼總是會在踏入新的一年時特別充滿希望。




去年和今年就在這一線之差被區分開來。

2019有哪些 Bucket List 完成了?2020又有哪些 Bucket List 等著你呢?

我一直以來都沒把 Bucket List 公開寫出來的習慣,只是默默放在心裡。如果你問我完成了2019 年Bucket List裡的幾件事的話,大概就是3件吧。





2020年想完成的事又有哪些呢?

嗯……

我想獨自去一些地方,去一些想去很久卻始終不曾到過的地方,去一些曾經讓我魂牽夢縈的地方。






我們可以回憶過往的一些事,但不需要它再回來

時間倒回到27歲的那一年,任職的公司沒有要跟我續約的意思,我因為自信過高沒有及時去找下一份工作而最終導致自己失業了整整三個月。

在那三個月裡人生沒有方向,不曉得自己要的是什麼。大概有好幾次偷偷在房間裡哭泣,哭累了就睡,睡醒了再哭,就是不曉得要如何把自己拉出泥沼。

因為過去的工資不多也缺乏理財觀念,導致那失業期需要靠跟親友借錢才得以在這座城市苟延殘喘地活下來。在無數次餓著肚子的情況下看見了人生的荒謬,而在那時候唯一支撐自己的只有一句話:『生命中發生的每件都有它的意義,很多年之後你一定會記得這一刻。』

人生跌至谷底就會絕地反彈。

有天,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所嚮往的方向,開始不斷祈求能給我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然後便是誤打誤撞進了現在的公司,時間一晃就是滿滿收割的3年。

沒錯,挫敗是個讓人感到非常低落、無助又糾結的一件事。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畢竟生活一直都是個最好的老師,若非經歷前面種種,我不會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不會意識到想要在這座城市毫不費力地活下來也需要有足夠的本事與底氣,而這些本事與底氣是需要認真地去積累的。





我總喜歡為生活中的挫折尋找意義,並試圖提醒自己應當從中學習些什麼,而這樣的習慣也包括在感情生活裡。

事情過去已經大半年,偶爾會有些心急為什麼那傷口還沒結痂痊癒?究竟要多久我才會有辦法把傷口扒開讓陽光照射進來?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我才能發現整件事要給予的意義是什麼?

那挫折感之大讓自己幾乎有一段時間沒辦法打從心底開心地笑。我心有不甘與怨恨,認定長久以來自己是被玩弄與利用的,認定自己被傷害,認定自己是整個關係裡的受害者。我恨、我怨、我痛,我故作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不願意原諒和放下。

然而捫心自問,自己真的是關係裡的唯一受害者嗎?我對別人的傷害難道會比較少?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才能走到今時今日不是嗎?

我可以選擇以可憐蟲的姿態活著,也可以以另一個角度看待整件事。生活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所以真正應該對自己負責任的不是別人而是做出選擇的那個你。

長篇大論寫了一堆廢話也不確定到底想表達什麼。也許內心還沒真的釋懷,但我卻希望有天能有辦法放下。除了怨恨與不甘,更可以跟對方說一句『對不起曾經傷害過你』和『謝謝你曾經的溫柔陪伴與酸甜苦辣的回憶』。




始終沒有勇氣正面面對你和過去的痛。

2019年沒做好的功課,在2020年要做好。

生活是一連串的選擇與放棄,我們撿起了一些,也放掉了一些。無論撿起和放掉的是什麼,都要謹記那些都是自己的選擇,學習去承擔那責任,而不是再以受害者的姿態一味地責怪他人。

我恨你,但也曾經愛過你,所以希望我們都可以好好生活,不再帶著怨恨往前走。

『我們可以回憶過往的一些事,但不需要它再回來。』這句話想表達的,也許就是指好聚好散吧。

















再見……







Wednesday, December 25, 2019

Last Christmas

我望向挂在玻璃墙上的挂钟,已经是9点半,公司里的同事们早已离开。在平安夜加班让人感觉特别凄凉,但这却也是麻痹情绪的最佳方法。

早已不再像往年那般期待圣诞节的到来,只是在这样的佳节气氛难免会想起故人。

去年和你一起过圣诞的那个人,今天还在你身边吗?

生活总是一路上走走停停,但時間卻没有一刻能真的停下。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和一路陪你走来的那个人说谢谢,也对曾经陪你走过一段路的人鞠躬致谢。

说好了只允许自己伤春悲秋到这个年底,明年无论是怎样的状态,都希望自己能够轻松快乐地过圣诞,甚至是每一天。

无论如何,生活一定要往前看,但愿大家过得更美好,更希望有天能打从心底笑着和那位曾经陪自己走过一段路的人说声:“谢谢你。”

https://m.youtube.com/watch?v=DBdCarLgVHY&feature=youtu.be







Saturday, November 23, 2019

當一個人很執著的時候,他的世界就會變得很小很小

漸漸長大後,需要接受的離別越來越多。

一直在揣測她遠離自己的原因究竟是因為兩三年前的某件事,抑或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都在自己不察覺間變了?

曾經視之如此珍貴的存在到最後把自己當成了陌路人,就連對方生命中的大事也沒打算讓自己知道,更別說是參與。忽然之間覺得自己被徹底地遺棄,但是卻不曉得被遺棄的原因。被生命裡重要的人遺棄,感覺就像是被背叛,很想去問為什麼,很想去解釋兩三年前那件事的前因後果,但最後還是什麼也沒問,什麼也沒說。

整個人的情緒陷入無底洞,夾雜着今年過去的總總,腦袋開始胡思亂想究竟是不是自己不值得擁有美好的人事物與關係?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是不是都不配擁有?






早上的時候走到弟弟的房間,跟他提起了那件事。

『當一個人很執著的時候,他的世界就會變得很小很小,小到整個世界只有那一件事而已。但是……』弟弟看著我,繼續說到:『如果你意識到世界其實很大,從地球到太陽系,從太陽系到銀河系,再擴展到整個宇宙,你會發現我們其實是非常渺小的存在,而眼中所執著的煩惱更是小到微不足道。』

『……』我趴在他的床上,想起今年所發生的總總,眼角默默滑下了淚,但內心瞬間平靜了許多。





偶爾情緒突然低落時會忍不住懷疑自己不配擁有美好所以才會經歷那些總總,但是很多話都不敢對身邊的人說出口。

但是沒關係,我會背著你走出那些情緒,一起學習接受生命裡所發生的許多事。








Friday, November 22, 2019

越是掩蓋的悲傷,它越是會在你防不勝防時反咬你一口

膝蓋又不小心撞傷了。

原本膝蓋就不好,那天再撞傷,上下樓梯時簡直寸步難行。想倒回去之前的醫院去掛門診拿藥,但想起那誇張的醫藥費便沒付諸行動。



最近發現一件事,越是掩蓋的悲傷,它越是會在你防不勝防時反咬你一口。

每天都要求自己擠出笑臉面對身邊的人,可是內心不斷在哭泣。這種感受不太敢毫無保留地跟身邊的人說,所以不斷說服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強大到有辦法承受這一切甚至一定有辦法撐過去。而這樣的說服還真的是成功讓淚腺功能失調了好幾個月。一直到那天早上起身看見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日期,那日期從清晰漸漸變得模糊,才發現原來淚腺功能運作如常。

任你如何掩蓋與自欺,都避免不了被反咬一口的命運。



有些悲傷和傷痛沒辦法向身邊人一一傾訴,更不敢公開表達自己的痛,擔心被取笑批評嫌棄,更擔心被看成矯情很drama。

內心每天都有一把很弱小的聲音哀求我的搭救,我每天都選擇看不見也不願意去碰觸。於是,它的呼救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真的不曉得該從哪裡獲取能量去搭救那不斷呼救的孩子。我不敢向身邊的人完全透露心聲,更不敢求救,每天只能若無其事地過自己的生活,彷彿日子一切如常。



但是,那個孩子每天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向我呼救。我到底該如何去拯救她?










Saturday, November 16, 2019

忽然之間

今天是2019年11月16日。
這是今天想重複聽的,沒有之一。

















Thursday, October 31, 2019

我是月光族

踏入11月份的第一天,開始審視今年的理財計劃與成果究竟距離多遠。

老實說,2019下半年的財務狀況很糟糕,每個月都是月光族。不只月光族,還把儲蓄的錢挖出來了。

原本給自己的理財小目標來到了11月也還沒達成,銀行帳號裡的數字總是在加加減減。定下的財務小目標用了接近1年也還沒達成,內心開始壓力焦慮。比起去年的自己,今年在消費上明顯大手大腳許多。然而弔詭的是,我始終沒辦法明確地說出究竟是在哪裡用多了。

還記得前年和去年的自己特別熱衷閱讀理財文章,幾乎每天都會提早到公司,打開電腦閱讀理財文。當然,我的理財文並不是看關於投資的資訊,那離我太遙遠。我不斷閱讀理財文,只是為了每天提醒自己審視自身的財務狀況。

果不其然,去年的財務健康指數還真的很不錯。相比今年下半年,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聽了我狀況的友人向我提出一個挑戰:記錄消費90日

記錄消費對別人而言也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在我身上卻是一件難如登天的動作。即便如此,我還是想接受這挑戰。因為唯有通過記錄消費,才能有辦法抽絲剝繭地找到消費盲點。




Monday, October 28, 2019

戒。癮

那天也是下雨天,朋友在回家鄉的路上特地把車轉來了住處。電話接起時,朋友是用『哇』來回應我的不接電話。

蓋了電話後檢查手機才發現原來我有接近30通的未接來電,而第一通是在約莫半個小時以前。

衝忙趕到停車處時,發現朋友的車子已經在不遠處。

『對不起,你怎麼不事先讓我知道你要過來?』我真心覺得很抱歉:『我手機放靜音沒有聽到你的來電。』

『這個給你的。』朋友二話不說,直接把豆沙餅遞到我手中。

接過那豆沙餅的我有點錯愕,不盡在心裡嘀咕:這人在趕回家鄉的雨天把車子特地轉過來,還等了我半個小時,就是為了把豆沙餅交給我?這不像是這個人的作風啊。

瞬間,有股淡淡的暖意湧上了心頭。




日常生活上手機很多時候都處在靜音模式,甚至曾經老闆也找不到我。

『找不到人時,你都不會生氣嗎?』

『為什麼我要生氣?』

『為什麼你不會生氣?』

我身邊的人,上到老闆、父母,下到姐姐、弟弟,如果他們找不到我,一定都會生氣。為什麼你不會生氣?

『生氣傷感情。』










『人真的能够达到佛的境界吗?真的能有佛的智慧和慈悲吗?』有天我問朋友。

『怎么这样问呢?』

『因为希望自己能没有烦恼和充满慈悲。因为觉得不可能,遥不可及。』潛台詞是,我願自己沒有煩惱和痛苦。

『到了也不会在乎那一切了,也不会再去想这问题。这样有回答到吗?』

『有。』

『凡人别去特别在乎一件事,也别一味想去解决什么。顺其自然。』朋友繼續:『痛也别那么在乎,因为那也是会过去的。』

『嗯。』

『是有面对什么问题吗?还是有烦恼?』

我假裝若無其事,深怕在朋友面前透露出自己的愚昧:『只是想让你发挥一下分享佛法的能力。』

『……』










多年熏習而養成的習慣就像毒癮,想要戒掉並不是一氣呵成的事。那該是慢慢一層一層的階段,就像是戒除不必要的煩惱和陋習一樣,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

戒癮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那是把包袱放下的必經之路,也會是越來越輕鬆的道路。





我吃著那等了我半個小時的豆沙餅,想起朋友的話。

原本因為受荷爾蒙影響而翻騰的內心,此時此刻變得如此平靜與踏實。

是啊,一切都會過去的。









謝謝你……








Sunday, October 20, 2019

願你我的人生都如陶瓷

去領燒好的陶藝品那天,也是下起了傾盆大雨。

杯子和碟子的前世



最近總是在下雨,整座城市瞬間成了雨城。

偶爾會覺得活著很無聊,尤其是當遇上了生活不順遂的事時,情緒會免不了鬱悶,這時候就需要從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小趣來為自己加油打氣。燒菜做飯、水彩畫畫、寫生活文、閱一些文章、捏捏陶土、看一部電影、短期出走,甚至是親親梁緣緣的鼻子,都變成了支撐自己心情的小事。而這些小事組成起來,便是幸福的元素了。


經歷千錘百煉後,你終於成為了有著瑕疵卻又美麗的存在


身體最終還是抵不了善變的天氣而發出了抗議。病倒的瞬間有點小安慰,終於可以有藉口讓自己好好在家休息,煮個粥,好好照顧自己的肚子。






就是對粥情有獨鍾






* * * * * * * * * *

在網絡上遇見某篇文『許多事情在你生命中反覆發生,並不是偶然』覺得值得珍藏與分享。

如果你剛好無所事事,也許可以掏出個 3 - 5 分鐘一起閱讀,一起對文字產生共鳴並受益。

願你我的人生都如陶瓷,歷經千錘百煉後,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Tuesday, October 1, 2019

10月1號,一切安好


有些事你記得,但同時,你也選擇忘記。

記得與否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出了什麼選擇。每個選擇的背後都需要放棄無數個可能性,而那被放棄後所出現的機會成本,你是否承受得了?

Think carefully。



人生30,我們不能再隨心所欲地活著。有些事你很想做,但你不能去做;有些話你很想說,但你不能去說;有些人你很想見,但你不能去見。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更重要的傾訴,更重要的人在現在和未來等著你。而那更重要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當下的每個選擇與決定,都會對未來的你起很大的影響。

所以告訴自己,這是我所做出的選擇,從今往後都會對自己的選擇負上全責。



邁入2019年10月份的第一天,我們其實记得很多事,但也选择忘记很多事。

祝願大家,一切安好。





Sunday, September 29, 2019

生活的美好,不過如此。

活了那麼久,第一次親自做早餐給自己吃。



生活依然忙碌。

值得慶幸的是,終於有辦法專注地執行工作與好好地活著,不穩定的狀態總算回到了軌道。和梁緣緣在新環境生活了接近3個月,我們都適應良好,偶爾會希望這種淡淡的幸福感可以一直這樣維持下去。

繁重的工作偶爾會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如果帶著逃避心態厭倦地活著,情況就會更是糟糕。每次都很努力想跨越內心障礙,但屢試屢敗,最後乾脆放棄並任性地活著。一直到某天,整個靈魂像是突然被上帝潑了一桶冷水一樣醒了過來,才立志親手撕碎行屍走肉的生活。

很多堆積已久的工作瞬間完成了;一些原本需要好幾天才能做好的事也突然在一兩天內就做好了。同事還走進辦公室問我為什麼突然那麼高效,嚇壞她寶寶了。

失聯好久的自己,你終於回來了。





在生活逐漸回到軌道後,靈魂開始不安分,想挑戰不曾學會的燒菜,因此跑去買了一堆的新廚具和食材。(嘖嘖嘖,不煮不知道,做飯的食材居然比廚具還要貴得多。)

為什麼只是在家學做飯也要那麼大費周章,不但刻意跑去買新廚具、構思食材,還要研究食譜?不就是學做飯給自己吃而已嘛,有必要那麼講究和精緻嗎?

Of course

有誰比自己來得更重要?如果我們連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物都不講究,如果連自己都不疼愛自己,那還有誰會來疼愛你?


第一次獨自下廚,準備晚餐的時候整個手忙腳亂。






窗外下著雨,心情也跟著莫名鬱悶。







無論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回想起來都像是一場撲簌迷離的夢。我只希望在陶藝班學做的杯子和盤子趕快燒好,那我就可以用它們盛我親手燒的菜、泡的茶。生活的美好,不過如此。

Saturday, July 6, 2019

迟钝的情绪

最近有个疑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感知是不是也会变得更迟钝些?

你有没有试过,生活发生了什么原本可以让你大哭三天三夜的事,但你却怎么也没办法如期进行这有益身心的事。然后突然有天,也许是两个星期后,也许是两个月后,也许是两年后,某个惊醒的清晨,或者是失眠的夜晚,突然情绪开关不知道怎么的被开启,于是你终于嚎啕大哭,把过去内心的憋屈、愤怒、悲伤、不舍、爱恨情仇都通通召唤了来。。

但,那又怎样?

Sunday, June 9, 2019

Pending Move On to the Next Stage


房间里的衣服与杂物收拾了好久都还没收好,也不晓得是拖延症已病入膏盲,抑或自己对于move on to the next stage 还没完全准备好?

一个月已经过去。

那个晚上我独自站在警察局门外,强忍着泪水和忐忑的焦虑。回想起两个人过去的点点滴滴,开心与不开心,却没想过自己会走上这一步来结束一切。

脑海闪过无数个为什么,内心翻腾着五味杂陈的情绪,我望着夜街上的路灯,没有人能够给我答案。

事件发生后,我们仍然透过电话与社交媒介来争辩谁是谁非。两个披着成人皮囊的孩童,没有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吸取了什么教训,仍然幼稚地争辩着到底谁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谁亲手毁了这段感情。这场分开就如以往般,达不成共识,两个人在重新开始与结束间不断来回拉扯。

明明无比难受,整颗心空虚得无法自己,爱哭的我却怎么也没办法大哭。

不想去记述过去的狗血剧情所造成的失望、悲伤甚至是恐惧到底有多重,只希望两个人这一次真的能好好地分别。即使有再多的不舍与不甘。

这些日子脑海总是不断盘旋一些想法,倘若间中的插曲变换,例如彼此有再多一些爱、包容与成熟,此时的我们会不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故事的走向是不是又会有什么不一样?

20岁的自己对爱情充满憧憬;30岁的自己了解到,现实不会总是如你所愿般地发展你想要的剧情。生活会不断地呼你巴掌,让你清醒、让你学习去接受不圆满。这是你的功课,在学会以前,你不能逃,也逃不掉。

唯有祝福彼此在这堂名为“接受不圆满”的课上,能圆满毕业,从“不舍得”变成“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