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31, 2019

我是月光族

踏入11月份的第一天,開始審視今年的理財計劃與成果究竟距離多遠。

老實說,2019下半年的財務狀況很糟糕,每個月都是月光族。不只月光族,還把儲蓄的錢挖出來了。

原本給自己的理財小目標來到了11月也還沒達成,銀行帳號裡的數字總是在加加減減。定下的財務小目標用了接近1年也還沒達成,內心開始壓力焦慮。比起去年的自己,今年在消費上明顯大手大腳許多。然而弔詭的是,我始終沒辦法明確地說出究竟是在哪裡用多了。

還記得前年和去年的自己特別熱衷閱讀理財文章,幾乎每天都會提早到公司,打開電腦閱讀理財文。當然,我的理財文並不是看關於投資的資訊,那離我太遙遠。我不斷閱讀理財文,只是為了每天提醒自己審視自身的財務狀況。

果不其然,去年的財務健康指數還真的很不錯。相比今年下半年,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聽了我狀況的友人向我提出一個挑戰:記錄消費90日

記錄消費對別人而言也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在我身上卻是一件難如登天的動作。即便如此,我還是想接受這挑戰。因為唯有通過記錄消費,才能有辦法抽絲剝繭地找到消費盲點。




Monday, October 28, 2019

戒。癮

那天也是下雨天,朋友在回家鄉的路上特地把車轉來了住處。電話接起時,朋友是用『哇』來回應我的不接電話。

蓋了電話後檢查手機才發現原來我有接近30通的未接來電,而第一通是在約莫半個小時以前。

衝忙趕到停車處時,發現朋友的車子已經在不遠處。

『對不起,你怎麼不事先讓我知道你要過來?』我真心覺得很抱歉:『我手機放靜音沒有聽到你的來電。』

『這個給你的。』朋友二話不說,直接把豆沙餅遞到我手中。

接過那豆沙餅的我有點錯愕,不盡在心裡嘀咕:這人在趕回家鄉的雨天把車子特地轉過來,還等了我半個小時,就是為了把豆沙餅交給我?這不像是這個人的作風啊。

瞬間,有股淡淡的暖意湧上了心頭。




日常生活上手機很多時候都處在靜音模式,甚至曾經老闆也找不到我。

『找不到人時,你都不會生氣嗎?』

『為什麼我要生氣?』

『為什麼你不會生氣?』

我身邊的人,上到老闆、父母,下到姐姐、弟弟,如果他們找不到我,一定都會生氣。為什麼你不會生氣?

『生氣傷感情。』










『人真的能够达到佛的境界吗?真的能有佛的智慧和慈悲吗?』有天我問朋友。

『怎么这样问呢?』

『因为希望自己能没有烦恼和充满慈悲。因为觉得不可能,遥不可及。』潛台詞是,我願自己沒有煩惱和痛苦。

『到了也不会在乎那一切了,也不会再去想这问题。这样有回答到吗?』

『有。』

『凡人别去特别在乎一件事,也别一味想去解决什么。顺其自然。』朋友繼續:『痛也别那么在乎,因为那也是会过去的。』

『嗯。』

『是有面对什么问题吗?还是有烦恼?』

我假裝若無其事,深怕在朋友面前透露出自己的愚昧:『只是想让你发挥一下分享佛法的能力。』

『……』










多年熏習而養成的習慣就像毒癮,想要戒掉並不是一氣呵成的事。那該是慢慢一層一層的階段,就像是戒除不必要的煩惱和陋習一樣,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

戒癮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那是把包袱放下的必經之路,也會是越來越輕鬆的道路。





我吃著那等了我半個小時的豆沙餅,想起朋友的話。

原本因為受荷爾蒙影響而翻騰的內心,此時此刻變得如此平靜與踏實。

是啊,一切都會過去的。









謝謝你……








Sunday, October 20, 2019

願你我的人生都如陶瓷

去領燒好的陶藝品那天,也是下起了傾盆大雨。

杯子和碟子的前世



最近總是在下雨,整座城市瞬間成了雨城。

偶爾會覺得活著很無聊,尤其是當遇上了生活不順遂的事時,情緒會免不了鬱悶,這時候就需要從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小趣來為自己加油打氣。燒菜做飯、水彩畫畫、寫生活文、閱一些文章、捏捏陶土、看一部電影、短期出走,甚至是親親梁緣緣的鼻子,都變成了支撐自己心情的小事。而這些小事組成起來,便是幸福的元素了。


經歷千錘百煉後,你終於成為了有著瑕疵卻又美麗的存在


身體最終還是抵不了善變的天氣而發出了抗議。病倒的瞬間有點小安慰,終於可以有藉口讓自己好好在家休息,煮個粥,好好照顧自己的肚子。






就是對粥情有獨鍾






* * * * * * * * * *

在網絡上遇見某篇文『許多事情在你生命中反覆發生,並不是偶然』覺得值得珍藏與分享。

如果你剛好無所事事,也許可以掏出個 3 - 5 分鐘一起閱讀,一起對文字產生共鳴並受益。

願你我的人生都如陶瓷,歷經千錘百煉後,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Tuesday, October 1, 2019

10月1號,一切安好


有些事你記得,但同時,你也選擇忘記。

記得與否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出了什麼選擇。每個選擇的背後都需要放棄無數個可能性,而那被放棄後所出現的機會成本,你是否承受得了?

Think carefully。



人生30,我們不能再隨心所欲地活著。有些事你很想做,但你不能去做;有些話你很想說,但你不能去說;有些人你很想見,但你不能去見。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更重要的傾訴,更重要的人在現在和未來等著你。而那更重要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當下的每個選擇與決定,都會對未來的你起很大的影響。

所以告訴自己,這是我所做出的選擇,從今往後都會對自己的選擇負上全責。



邁入2019年10月份的第一天,我們其實记得很多事,但也选择忘记很多事。

祝願大家,一切安好。